k1体育·(3915十年品牌)官方网站

重点聚焦航空发动机、专用发动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权威解读】《台州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局:现将《台州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台州市发展和改
产品咨询热线

            【权威解读】《台州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局:

现将《台州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7月30日

台州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根据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特编制《台州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发展意义与现状

(一)发展意义

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使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就已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此后,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循环发展引领行动》《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进一步推动再制造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当前,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行动,是《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工作,对于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展再制造产业是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战略任务,提出“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把“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作为“推进工业绿色升级”的重要举措。同时,再制造产品有着良好的经济价格优势,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因此,发展再制造产业对于构建具有台州特色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发展再制造产业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的全方位变革,是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找最优。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更少的资源获取更大的发展,而再制造就是其中一种环保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再制造可以有效减少产品的加工和制造过程,延长材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由于原材料开采、材料初加工等环节所造成的能源资源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k1体育十年品牌值得信赖网址

我市深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的循环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初具规模。“十四五”时期我市以加快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为目标,着力培育“456”先进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制造标杆城市,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之都”。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既能发挥我市资源再生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也有利于巩固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发展基础

再制造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我市以制造之都立业,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缝制设备、家电、模具、水泵阀门等为主导的制造业体系,块状经济特色明显,拥有6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020年,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200亿元,汽车、泵与电机、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分别占比15.33%、7.66%和3.43%(按我市“456”产业集群口径计算)。汽车、工程机械等是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随着我市“456”先进产业集群培

育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将更大。近年来,我市部分行业已经开展小批量的再制造产品生产,初步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如温岭工量刃具企业引进德国激光表层修复技术,使回收废旧工量刃具恢复并超过新品质量;路桥金属回收企业在分拣废旧电机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再利用;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机产品列入国家再制造产品目录。

资源回收体系基本构建。我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初步建立,龙头企业所辖回收站点基本覆盖市区范围,拥有旧金属、旧家电、旧机械设备、旧机动车等再生资源集散市场16家,市区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交易)中心6个。全市多地已建或在建垃圾综合分拣中心。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通过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验收,是国内技术领先且规模最大的废旧金属拆解和加工利用基地之一。深化“互联网+”应用,再生资源交易网站投入运行,实现了再生资源线下、线上回收渠道互融共通。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创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进玉环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建设,探索建设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置基地。全市制造业类省级以上园区(开发区)全部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我市先后出台《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台州市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行动计划(2016-2019)》《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台州市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相关政策文件,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三)存在问题

一是我市再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再制造的生产企业数量很少,高附加值产品种类很少;现有的资源循环再利用企业多为再制造产业上游企业,主要从事废旧品回收拆解、清洗和深加工,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再制造产业链。

二是再制造产业尚不成熟。尽管国家层面正在不断夯实再制造发展基础,但资质管理、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再制造产业相关标准和政策激励机制等尚在不断健全完善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三是再制造产业发展氛围还未形成。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社会公众对再制造与“翻新”二者间的区别分辨不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不高,甚至存在偏见。市场培育程度不够,逆向物流、产品销售等渠道不够畅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契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围绕台州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战略目标,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工量刃具、专用器具、高端装备等再制造,推广绿色基础共性技术应用,探索再制造产业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一核四区五中心”的再制造发展格局,促进再制造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培育引导。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强化服务职能,提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信息及行政手段的能力,引导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

坚持技术创新应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再制造能力,促进再制造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坚持高值化发展。构建多层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转变,全面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坚持集聚化发展。将再制造产业布局与构建现代化制造业体系相结合,发挥开发区(园区)平台作用,鼓励各地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鼓励自主发展和示范引领,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资源共享、整体优化、集聚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立可复制推广的再制造产品应用市场化机制;再制造产业链体系初步构建,整体产业发展质效在全省领先,再制造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有效招引,培育2-3家有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再制造骨干企业。提升特色产业再制造水平,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加强再制造产品推广,提高再制造产品在售后市场使用比例。

三、发展方向与重点

我市将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再制造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努力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着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重点围绕汽车“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完善物流体系和市场机制,提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

1.加强再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鼓励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多元化发展,探索建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成套工艺和装备的开发与工程化。加强与浙江工业大学等合作,推动组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研究中心,加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发,重点推动实施汽车拆解再制造项目。引导本行业及关联行业内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研发联盟,加速智能设计与分析、智能损伤检测与寿命评估、质量性能检测与智能运行监测,以及智能拆解与绿色清洗、先进表面工程与增材制造成形、智能再制造加工等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提升发展科技创新载体。重点聚焦汽车“五大总成”,引进培育再制造技术服务的前沿机构和再制造骨干企业。加强与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创新资源合作,积极与上海张江、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等联动发展,推进台州·深圳创新中心等科创飞地建设,加快推进沪甬台合作产业园建设,谋划台州上海产业合作园,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飞地”。实施省级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急用先行项目,推进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化突破。建立多层次、多渠道产学研联合投入机制,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融合发展,鼓励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建立再制造人才培育基地。

2.构建合理的逆向物流体系

加强废旧物品回收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推行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以汽车零部件公司、特约维修站等为主要渠道的再制造逆向物流体系。培育专业化再制造回收企业,培育专业物流服务市场,提升再制造物流链。鼓励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与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回收拆解环节与再制造环节有效衔接。

3.搭建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建设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再制造公共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鼓励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实施再制造产品运行状态监控及远程诊断,探索建立覆盖旧件高效低成本回收、再制造产品生产及运行监测等的全过程溯源追踪服务体系。建立旧件溯源、产品查询及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在监管部门信息共享、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汽车生产、销售、维修、报废、关键零部件流向等信息互联互通。

搭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工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整合区域企业制造资源,建立健全“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再制造模式,积极推动优势产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以工业电子商务为路径,推进交易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协同升级,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化升级。

4.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为和市场秩序,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资质管理,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建设,鼓励金属拆解与深加工龙头企业申报认证报废机动车回收资质,与生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再制造,鼓励开展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发挥试点企业示范作用,适时扩大试点范围,带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

(二)优化发展工量刃具再制造

依托温岭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聚焦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量具关键零部件、铣刀、齿轮等工量刃具及其制造机床的再制造,打造全国工量刃具再制造产业高地。

1.延展闭合工量刃具制造产业链

在产业链前端加强面向再制造的新品可持续性设计,围绕测量、切割工具进行质量寿命、产品修复、性能提升等可再制造性综合评估研究,深入开展再制造技术研发及再制造装备生产;后端重点围绕旧件回收、拆解、再加工、检验检测、再销售及后市场配套服务,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利用模式,进而提升产业价值链,擦亮“中国工量刃具之乡”名片。

2.鼓励发展机床再制造产业

深化温岭机床工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国家团体标准试点建设,鼓励机床制造商企业与工量刃具生产企业建立回购再制造模式,加强再制造流通管理。培育引进专业从事机床再制造试点企业,建设机床再制造的成套装备及生产线,发展自主创新的表面工程与修复技术,加强再制造工艺的应用。加强机床再制造规范发展,鼓励企业制定各类机床零部件的再制造工艺规范流程,推动工量刃具行业通用零部件、标准化管理等团体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加强再制造标准化管理及交叉融合领域标准化协调模式研究。

3.打造工量刃具再制造产业基地

依托我市工量刃具等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支持工量刃具原品生产企业开展再制造业务,积极引导再制造企业进入现有园区集聚发展,共建共享园区公共配套平台。充分依托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工量刃具交易中心,配建创业孵化、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拆解清洗、固废收集、融资租赁等服务平台,积极打造工量刃具再制造产业基地。

(三)创新发展专用器具设备再制造

以泵与电机、模具、农业机械为重点,采用无损、环保、无污染的拆解工艺技术,对原有专用器具设备的零部件进行损伤修复和再制造,有效节能节材,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1.加强再制造关键技术、关键设备的攻关和推广应用39153.k1体育十年品牌值得信赖pg

专用器具作为集电、液、机、传感等于一体的系统化集成专业设备,应充分考虑产品自身特点,以电机、轴承、液压系统和缸体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以及再制造需求多的关重件为重点,在充分借鉴吸收已有再制造共性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无损拆解、绿色清洗、废旧零部件损伤与寿命评估及先进智能再制造成形加工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攻关,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制造远程智能运行监测与状态评估技术研究,加强再制造关键技术、设备推广应用,为专用器具再制造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

2.重点发展专用器具特色产业再制造

坚持国家产业导向与发挥特色优势相结合,以我市泵与电机、模具、农业机械等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块状特色产业制造基础良好、创新要素集聚等比较优势,发展专用器具产品再制造。加快再制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专业化、批量化修复或技术升级改造,夯实再制造发展基础,培育具备行业代表性的再制造骨干企业,积极开展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

专栏专用器具再制造产业发展方向

泵与电机:依托机电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高端机电及智能装备企业创新联盟,通过开展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成套工艺和装备的开发与工程化,建立再制造质量检测评价体系,构建再制造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清华大学、江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探索共建泵与电机再制造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或工程实验室,全力打造国际机电行业人才的集聚地和创新策源地。

模具:依托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通过学校、协会和企业三方合作,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产教融合,助力我市模具行业向再制造升级,搭建长三角区域模具行业协会、职业技术学院和模具制造(包含再制造)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展览展示等平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培育再制造产教融合基地、再制造试点企业、再制造工程项目和协同育人项目。

农业机械:加强高质量、多功能、低能耗和低成本的智能环保设计,重点鼓励企业联合高校成立农业装备绿色再制造创新联盟,抓住机遇发展农业装备再制造,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推动农机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3.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专用器具再制造信息平台

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集交易、租赁、远程监测、逆向物流和再制造质量责任溯源等于一体的专用器具再制造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再制造旧件溯源、再制造产品追踪及质量投诉机制,构建再制造产品的检测评估体系,为专用器具再制造产品的流通和推广,提供依据和支撑。依托专用器具再制造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构建“设计-制造-运行监测-回收-评估-再制造-检测-再利用-运行监测”的再制造新流程,推进再制造数字化发展,创新专用器具绿色制造模式。

(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再制造

围绕我市打造“工业4.0标杆城市”目标,推进绿色与产业协同发展,重点聚焦航空发动机、专用发动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发展再制造。

1.加强高端装备再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探索建立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开展绿色再制造设计,提升再制造产品综合性能。加快增材制造、特种材料、柔性加工、无损检测等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以建设省级通用航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为契机,进一步突

破通用航空发动机、专用发动机、发电机、专业仪器仪表、螺旋桨等关键件再制造技术,探索推进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导航设备、执行机构等设备再制造。推动再制造技术与装备数字化转型结合,以企业为主导,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机构等,面向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发展重点需求,加快高端智能再制造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2.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试点建设

重点推进航空发动机、专用发动机、发电机、不锈钢阴极板等领域高端装备再制造试点企业建设。培育2-3家技术水平高、资源整合能力强、产业规模优势突出的高端装备再制造领军企业,打造若干家技术先进、管理创新的再制造示范企业,建设绿色再制造工厂,建设一批绿色园区。培育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基地,支持再制造产业基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管理与评价体系,探索形成地域特征与产品特色鲜明的再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积极创建国家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

3.培育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协同体系

鼓励以高值关键件再制造龙头企业为中心,形成涵盖旧件回收、关键件配套及整机再制造的产业链。面向我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行业大型机电装备维护升级需要,鼓励应用智能检测、远程监测、增材制造等手段开展再制造技术服务,扶持一批服务型高端智能再制造企业。支持建立高端智能再制造检测评价体系,鼓励开展第三方检测评价。

专栏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协同体系

培育高值关键件再制造配套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和再制造产业联盟统筹协调。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相关配套制造商、主机制造商及第三方的积极性,尽快形成工程机械再制造配套体系,重点协调内燃机、液压件等再制造产业配套。

培育服务型再制造企业。鼓励应用激光、电子束等高技术含量的再制造技

术,面向大型机电装备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再制造技术服务,培育一批服务型高端智能再制造企业。

四、产业空间布局

遵循“布局合理、外联内优、创新管理”的思路,发挥园区集群化效应,构筑“一核四区五中心”的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我市再制造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集聚发展。

(一)高起点打造再制造“引领核”

以创建国家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为目标,重点依托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发挥国家“城市矿产”基地(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等基础优势,积极推动平台发展再制造产业,规划推进再制造要素集聚和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配套建设物流、交易、孵化研发、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公共平台,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等再制造支撑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先的再制造企业,提升产业化、规范化水平,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再制造产业发展。争取到2025年,再制造产业基地初具雏形,逐渐形成有特色、有潜力的再制造产业集群。

(二)高水平建设再制造“协同区”

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协同区。以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路桥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联合玉环、天台、三门等周边区域,共同构建汽车及零部件再制造协同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五大总成”再制造,丰富发电机、车门壳等其他再制造产品,打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链。积极谋划建设技术研发中心、集中清洗与固危废处理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交易平台、创业创新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规模效益显著、创新能力突出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集群。

专用器具设备再制造产业协同区。以黄岩经济开发区、温岭经济开发区、玉环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联合椒江等地,发挥泵与电机、模具等产业集群优势,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联合行业协会,推进再制造探索创新,优化泵与电机、模具、农业机械等再制造产业链布局。依托省级泵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院士工作站、技术联盟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加强再制造领域的技术支持和生产服务,打造有影响力的专用器具设备再制造产业发展基地。

工量刃具再制造产业协同区。以温岭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动工量刃具、机床再制造,形成涵盖数控刀具、电动工具、气动工具、数控机床等多样化再制造产品类别。依托温岭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构建再制造逆向物流和旧件回收体系,强化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创新带动作用,打造工量刃具再制造产业高地。

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协同区。以台州湾新区(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天台经济开发区为重点,依托无人机航空小镇等建设,重点发展航空发动机、专用发动机、医疗器械等高端装备再制造,以再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为牵引,做强做大航空动力维修及再制造等产业,配套发展会展、物流等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基地。

(三)高能级布局再制造“驱动心”

再制造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原品生产企业参与开展再制造业务,进一步培育壮大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泵与电机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企业研发机构、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围绕再制造研发创新能力较弱、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强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再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鼓励再制造企业与原品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得原品生产企业技术支持。强化企业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构筑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

再制造检验检测中心。联合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研发机

构,搭建以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为重点的再制造检验检测中心,向社会提供再制造产品质量检测、质量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按照“集约建设、开放共享、有效应用、按需服务”的原则,搭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网络。围绕再制造企业分析检测共性需求,整合优化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创新企业、实验平台等设备资源,提高仪器设备资源利用效率。

再制造标准研究中心。鼓励再制造试点企业积极对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加强交流合作。针对再制造标准共性问题,结合我市特色产业优势,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再制造领域标准制(修)订,为我市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工信部《再制造产品目录》,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

再制造展示交易中心。为改善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生产分散、管理薄弱的局面,谋划建设集产业科普区、产品展示区、交易区等功能于一体的再制造展示交易中心。重点推介展示汽车零部件、专用器具、工量刃具、高端装备再制造产品,作为我市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展示平台;促进再制造产品交易线上线下融合,努力打造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再制造产品展示交易中心。

再制造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谋划建设再制造产业大数据共享信息网,收集拆解企业、设备企业、再制造企业、贸易流通企业等信息,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信息互通。构建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推进再制造产品旧件回收、生产、交易、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信息共享,建立旧件溯源、产品查询及质量反馈机制。探索建立信息数据库,开展企业信用评估应用,助力再制造企业融资。

五、产业促进工程

(一)创新推进工程

加强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与从事再制造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与具有再制造技术经验的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谋划建设汽车零部件、工量刃具、高端装备等领域再制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谋划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再制造教育培训平台等建设。鼓励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参股并购获取关键技术等方式,集聚国际先进技术、人才、平台,提升全球再制造研发创新资源整合能力。

(二)项目引领工程

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切实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龙头骨干企业作用,实施以商招商、精准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推动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和基地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大宗固废综合

利用示范基地的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再制造项目建设。围绕再制造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企业具体发展需求,做好项目摸排和谋划,建立研发及产业化重大项目库,强化规划项目支撑。实施示范引领工程,推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发挥重大项目示范带动效应。

(三)企业培育工程

深入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链为纽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和资源要素集聚,推动构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检测认证、应用示范、人才培养、产融合作等区域再制造生态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在汽车及零部件、专用器具设备、工量刃具、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选择具有行业代表性和较好再制造基础的企业开展试点,加强再制造产品设计,推进再制造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绿色拆解和清洗、表面工程、无损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再制造骨干企业。

(四)标准建设工程

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标准技术研究,积极参与制订各类标准,争取在汽车零部件、高端模具、泵与电机等领域培育一批掌握国内外标准话语权的优势企业。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召回、区域监管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增强质量安全防控能力,重点探索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推进再制造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销售,落实再制造产品认定制度,促进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以产品认定、企业信用为基础的行业自律机制。

(五)体系支撑工程

建立有利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工量刃具等的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形成与再制造规模相匹配的旧件收集能力。构建以城市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和分拣中心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加强有效分类和回收管理。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专业检测机构开展再制造相关业务,探索以旧换再、融资租赁、以租代购等旧件回收模式,建立稳定的旧件回收物流体系。推进再制造服务体系建设,选择若干制造企业和维修企业,鼓励开展再制造产品生产与售后服务一体化试点,推动在部分维修网点设立再制造产品专柜,建立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点。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对我市再制造产业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构建再制造产业体系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和对外交流合作,助推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将再制造纳入循环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等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支持再制造项目争取各级专项资金。支持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项目申报省市重点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完善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再制造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再制造非本企业生产的产品须取得原生产企业的授权。探索“以旧换再”试点,建立健全对消费者的激励机制。

(三)强化要素支撑

强化金融赋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产业集群批量营销、平台合作、产业链金融、数字化金融等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再制造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潜在优势的企业项目融资,积极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支持企业引进高端领军人才,推行“柔性引才”,通过飞地引才、项目技术合作、学术交流合作等方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鼓励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种模式,加快技术人才培养。

(四)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核心,报道推广再制造典型经验做法,加大对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社会宣传,大力优化再制造企业发展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在采购过程中选用再制造产品,积极发挥政府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公众的再制造产品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力度,鼓励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

《台州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pdf